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论................................................................................................................................. 2
1.1 验收目的.......................................................................................................................... 2
1.2 验收依据.......................................................................................................................... 2
1.3 验收监测对象.................................................................................................................. 3
第二章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4
2.1 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4
2.2 项目工程概况.................................................................................................................. 9
2.3 项目组成.......................................................................................................................... 9
2.4 主要工艺及污染治理措施............................................................................................ 10
2.5 项目变更情况................................................................................................................ 12
2.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与项目相对位置关系.............................................................. 14
2.7 项目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落实情况............................................................................ 14
第三章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17
3.1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17
3.2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限值................................................................................................ 17
第四章 验收监测内容............................................................................................................ 19
4.1 验收监测期间工况检查................................................................................................ 19
4.2 废气监测........................................................................................................................ 19
4.3 厂界噪声监测................................................................................................................ 25
第五章 环境管理检查............................................................................................................ 29
5.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9
5.2 环保机构设置和环保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29
5.3 环境绿化情况................................................................................................................ 29
第六章 环境风险检查............................................................................................................ 30
6.1 环境风险因素................................................................................................................ 30
6.2 应急处置........................................................................................................................ 30
第七章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32
表7-1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32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34
8.1 结论................................................................................................................................ 34
8.2 建议................................................................................................................................ 36
8.3 验收监测总结论............................................................................................................ 36
附件1 环评结论与建议........................................................................................................... 37
附件2 项目环评审批意见...................................................................................................... 40
附件3 验收监测委托书........................................................................................................... 41
附件4 项目验收工况负荷表................................................................................................ 42
附件5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3
附件6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45
附件7 环境管理制度............................................................................................................... 47
附件8 固废协议........................................................................................................................ 50
附件9 防渗施工说明............................................................................................................... 51
附件10 污水追肥运输协议..................................................................................................... 52
附件11 危废协议及危废单位相关资质............................................................................... 53
附件12 危废台帐...................................................................................................................... 60
附件13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61
前 言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昌乐县乔官镇大沂路与胶王路交叉口东200米路南。项目所在厂区东临乡间路、南临闲置厂房、西临林地、北临田园木业。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540m2,其中:生产车间一座,建筑面积180m2;办公室一座,建筑面积90m2;锅炉房建筑面积50m2;配套房一座,建筑面积160m2,成品库一座,建筑面积60m2。购置浸泡罐、真空烘箱等设备共计14台(套)。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加工36吨生姜的生产能力。2018年8月,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广西南宁新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8年9月19日昌乐县环境保护局以乐环审表字﹝2018﹞162号文对本项目予以批复。项目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建成投产。
受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潍坊久力环境保护监测有限公司负责对该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在查阅相关文件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我公司工作人员于2018年12月对项目进行了现场勘查工作,并于2018年12月24日、12月25日对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及环境管理检查。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和现场检查情况编制完成了《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第一章 总论
1.1 验收目的
本次验收监测与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建设项目外排污染物达标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污染治理效果等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水平检查,综合分析、评价得出结论,以报告的形式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验收后的日常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1.2 验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2日)
- 《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01)第16号公告,2018年修订版)
- 《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 [2017] 4号,2017年)
- 《山东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有关环境监管问题的通知》(鲁环函[2012]493号)
- 《转发<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的通知》(鲁环函[2012]509号)
-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环发[2013]4号)
- 《关于规范建设单位自主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环办环评函[2017]1235号,2017年8月3日)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 》(生态环境部公告 公告[2018]第9号,2018年5月16日)
- 《潍坊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规范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工作的通知》(2018年1月10日)
1.2.2 技术文件依据
1、《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南宁新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8月)2、《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昌乐县环境保护局,乐环审表字﹝2018﹞162号,2018年9月19日)
1.2.3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1、项目有组织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2中标准限值;无组织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限值。2、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
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
4、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
1.3 验收监测对象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对象为废气、厂界噪声。第二章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2.1 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址位于昌乐县乔官镇大沂路与胶王路交叉口东200米路南。主要从事生姜制品的生产及销售。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540m2,其中:生产车间一座,建筑面积180m2;办公室一座,建筑面积90m2;锅炉房建筑面积50m2;配套房一座,建筑面积160m2,成品库一座,建筑面积60m2。购置浸泡罐、真空烘箱等设备共计14台(套)。项目主要组成见表2-1,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2-1,厂区平面布置图见图2-2,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见图2-3。
表2-1 项目主要组成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1 | 项目名称 | 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 |
2 | 建设单位 |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3 | 建设地点 | 昌乐县乔官镇大沂路与胶王路交叉口东200米路南 |
4 | 项目性质 | 新建 |
5 | 环评情况 | 广西南宁新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8月编制 |
6 | 批复情况 | 昌乐县环境保护局,乐环审表字﹝2018﹞162号,2018年9月19日 |
7 | 投资额 | 总投资99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9% |
8 |
本次验收项目 建设规模 |
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 年加工36吨生姜 |
9 | 劳动定员、工作制度 | 劳动定员6人,项目采用两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年工作天数为180天。 |
10 |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1 |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2 | 开工建设时间 | 2018年10月 |
13 | 投入调试时间 | 2018年12月 |

图2-1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100000)

图2-2 厂区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300)

图2-3 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比例尺:1:5000)
2.2 项目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99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0.9%。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6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2人,操作人员4人,项目采用两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年工作天数为180天。
2.3 项目组成
本项目为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原辅材料消耗、产品方案和环保投资与环评阶段相比均未发生变化。项目原辅材料消耗量详见表2-2,产品方案见表2-3,设备一览表见表2-4,环保投资一览表见表2-5。表2-2 原辅料消耗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原辅材料名称 | 环评年消耗量(t/a) | 实际年消耗量(t/a) | 备注 |
1 | 生姜 | 36 | 36 | 与环评一致 |
2 | 自来水 | 213.4 | 213.4 | 与环评一致 |
3 | 糊精 | 60 | 60 | 与环评一致 |
序号 | 产品名称 | 环评年产量(吨) | 实际年产量(吨) | 备注 |
1 | 姜粉 | 1.8 | 1.8 | 实际产品为姜块,未研磨成粉 |
2 | 干姜渣 | 10 | 10 |
表2-4 设备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环评数量(台) | 实际数量(台) | 备注 |
1 | 浸泡罐 | QT-3000型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2 | 球形蒸发器 | QN-500型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3 | 搅拌配料罐 | JB-500型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4 | 真空烘箱 | FZG-32型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5 | 粉碎机 | WF-20B型 | 1 | 0 | 产品无需粉粹,无粉粹机 |
6 | 水储罐 | 普通型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7 | 物料储罐 | 普通型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8 | 周转桶 | 普通型 | 5 | 5 | 与环评一致 |
9 | 真空机组 | 普通型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10 | 废水蒸发器 | WZ1-1000型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11 | 导热油电加热器 | 360KW | 1 | 1 | 与环评一致 |
合计 | 15 | 14 |
表2-5 环保投资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环保设施 | 环保投资(万元) | |
1 | 废水治理 | 废水蒸发器、旱厕 | 3 | |
2 | 废气治理 | 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15m高排气筒 | 1 | |
3 | 噪声治理 | 减震垫、车间隔声等等 | 1 | |
4 | 固废治理 | 生活垃圾 | 垃圾收集桶 | 1 |
一般固废 | 一般固废暂存处 | 0.5 | ||
危险废物 | 危废暂存库 | 1.5 | ||
5 | 其他 | 事故应急池 | 1 | |
合计 | 9 |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0.9 |
2.4 主要工艺及污染治理措施
2.4.1 工艺简述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1)浸泡:生姜加水投入浸泡罐加热蒸煮8小时。本项目热源采用导热油电加热器。
(2)蒸发:浸泡液转移到球形蒸发器内蒸发至浓稠液。
蒸汽烘干:姜渣在浸泡罐内利用蒸汽烘干,得到产品干姜渣,包装待售。
(3)搅拌:将糊精加入蒸发得到的浓稠液,在搅拌配料罐加热搅拌均匀。
(4)烘干: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在真空烘箱内烘干。此工序产生噪声及少量臭气。
(5)烘干后的姜块不经粉粹后直接包装入库。
2.4.2 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1、废气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本项目废气主要是蒸发、烘干、蒸汽烘干过程产生的臭气。
项目蒸发、烘干、蒸汽烘干过程产生的臭气,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未收集的废气通过车间密闭无组织形式排放。
2、废水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设备清洗废水、职工生活污水。项目设备清洗废水经废水蒸发器蒸发、冷凝,回用于清洗,无外排。项目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周围农作物追肥,无外排。
3、噪声产生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是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防护措施主要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车间隔声、设备基础减振降噪来削减设备噪声。
4、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
本项目一般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化姜纤维、废活性炭、原料使用过程产生废包装材料。危险废物为废导热油。
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54t/a,废活性炭的产生量为0.1t/a,厂区专门设置垃圾箱,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化姜纤维年产生量为0.2t/a,废包装材料产生量为0.1t/a,统一收集后外售昌乐县鑫源废品收购站。
导热油电加热器产生的废导热油,产生量约1.5t/5a,属于危险废物(危废代码:900-249-08),项目刚投产现暂未产生危险废物,已建设危废暂存库,待产生后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淄博晨越宝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统一运输和处置。
2.5 项目变更情况
该项目实际建设与环评及批复变更情况见表 2-6。
表 2-6 项目变更情况一览表
参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中重大变更清单,以上变更不属于重大变动。
序号 | 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 | 实际建设情况 | 备注 | 变更论证 |
1 | 环评:粉碎机(WF-20B型)1台 | 实际:无粉粹机 |
本项目未配置粉粹机,和环评比较,生产设备减少一台。产品形态发生了变化,不需要粉粹。 |
不属于重大变更。 |
2 | 环评:产品为姜粉 | 实际:产品为姜块。 | 因市场需求,姜粉无需粉粹,加工为姜块后直接外售。生产工艺也同时发生了变更,去掉了粉粹工序,污染物的产生量减少。 | 不属于重大变更。 |
2.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与项目相对位置关系
表2-7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功能一览表环境要素 |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 方位 | 距离(M) | 环境功能区划 |
环境空气 | 黄家洼村 | SE | 680 | 二类区 |
龙泉院村 | SW | 570 | ||
地表水 | 丹河 | NE | 950 | Ⅴ类 |
地下水 | 项目周边1000m范围内 | Ⅲ类 | ||
声环境 | 厂界200m范围内 | 2类区 |
2.7 项目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落实情况
项目主要生产设施、产品及环保处理设施见下图。


第三章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对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环保设施运转情况分析,确定本次验收主要监测内容为废气、厂界噪声。3.1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1、项目有组织排放的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2中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厂界无组织排放的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1中二级新改扩建恶臭污染物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
2、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
4、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
3.2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限值
项目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的限值详见下表3-1。表3-1 验收监测标准限值一览表
序号 | 标准名称及其类别 | 污染物名称 | 标准限值 |
无组织排放 | |||
1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1中恶臭污染物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 | 臭气浓度 | 20无量纲 |
有组织排放 | |||
2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2中二级新改扩建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 | 臭气浓度 | 2000无量纲 |
厂界噪声 | |||
3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昼间噪声 | 60dB(A) |
夜间噪声 | 50dB(A) |
第四章 验收监测内容
4.1 验收监测期间工况检查
监测期间设备运行稳定,在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负荷进行现场监测,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当负荷小于75%时,由建设单位相关人员通知监测人员停止监测,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生产负荷情况详见表4-1。表4-1 生产负荷统计表
内容 | 2018.12.24 | 2018.12.25 | ||||
实际生产量 | 目标生产量 |
负荷 (%) |
实际生产量 | 目标生产量 |
负荷 (%) |
|
姜块 | 0.009吨/天 | 0.01吨/天 | 90 | 0.0096吨/天 | 0.01吨/天 | 96 |
干姜渣 | 0.052吨/天 | 0.056吨/天 | 93 | 0.054吨/天 | 0.056吨/天 | 97 |
4.2 废气监测
4.2.1 废气监测方案
废气监测方案见表4-2,废气监测布点见图4-1。表4-2 废气监测方案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执行/参考标准 |
无组织废气 | |||
上风向一个点,下风向三个点 | 臭气浓度 | 监测2天,每天4次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1中恶臭污染物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 |
有组织废气 | |||
蒸发、烘干、蒸汽烘干排气筒进口 | 臭气浓度 | 监测2天,每天3次 | / |
蒸发、烘干、蒸汽烘干排气筒出口(15m) | 臭气浓度 | 监测2天,每天3次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2中二级新改扩建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 |

图4-1 无组织废气监测点位
4.2.2 废气监测方法和分析仪器
废气的监测分析方法与分析仪器详见下表4-3。表4-3 废气污染物监测方法和仪器一览表
序号 | 监测项目 | 分析方法 | 分析仪器 | 检出限 |
无组织废气 | ||||
1 | 臭气浓度 | GB/T 14675-1993《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 | 10无量纲 |
有组织废气 | ||||
3 | 臭气浓度 | GB/T 14675-1993《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 | 10无量纲 |
4.2.3 废气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准确性,在本次验收监测中对监测全过程包括布点、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具体要求如下:(1)验收监测工况负荷达到额定负荷的75%以上。
(2)现场采样、分析人员经技术培训、安全教育持证上岗后方可工作。
(3)本次监测所用仪器、量器均为计量部门鉴定认证和分析人员校准合格的。
(4)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颁布的标准(或推荐)分析方法。
(5)所有监测数据、记录必须经监测分析人员、质控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三级审核,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
(6)根据被测污染因子特点选择监测分析方法,并确定监测仪器。
4.2.4 废气监测结果及评价
- 无组织废气
表4-4 无组织废气监测气象参数
日期 | 气温(℃) | 风向 | 风速(m/s) | 总云量 | 低云量 | 大气压(hPa) | |
2018.12.24 | 9:00 | 0 | 西北 | 1.7 | 6 | 3 | 1026.1 |
11:00 | 2 | 西北 | 1.6 | 5 | 2 | 1026.0 | |
13:00 | 2 | 西北 | 1.5 | 6 | 3 | 1026.0 | |
16:00 | 1 | 西北 | 1.6 | 5 | 2 | 1026.4 | |
2018.12.25 | 9:00 | 1 | 北 | 1.7 | 5 | 2 | 1026.2 |
11:00 | 3 | 北 | 1.4 | 5 | 2 | 1026.2 | |
13:00 | 4 | 北 | 1.5 | 6 | 3 | 1026.0 | |
16:00 | 2 | 北 | 1.4 | 5 | 3 | 1026.3 |
监测 日期 |
监测 点位 |
监测 项目 |
监测频次 | 标准限值 | ||||
上风向1# | 下风向2# | 下风向3# | 下风向4# | 最大值 | ||||
2018.12.24 | 第一次 | 臭气浓度 | <10 | 12 | 13 | 14 | 15 | 20 |
第二次 | 11 | 14 | 13 | 15 | ||||
第三次 | <10 | 13 | 13 | 15 | ||||
第四次 | <10 | 14 | 13 | 13 | ||||
2018.12.25 | 第一次 | 臭气浓度 | 11 | 14 | 13 | 14 | 15 | 20 |
第二次 | <10 | 13 | 12 | 15 | ||||
第三次 | <10 | 14 | 13 | 14 | ||||
第四次 | <10 | 15 | 12 | 15 |
- 有组织废气
表4-6排气筒进口废气检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因子 | 2018.12.24 | 2018.12.25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检测口 | 检测口 | 检测口 | 检测口 | 检测口 | 检测口 | ||
平均标况干烟气(Nm3/h) | 6301 | 6278 | 6327 | 6370 | 6266 | 6014 | |
臭气浓度 | 排放浓度(无量纲) | 417 | 309 | 309 | 550 | 417 | 417 |
最大值(无量纲) | 550 |
表4-7排气筒出口废气检测结果一览表
监测因子 | 2018.12.24 | 2018.12.25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检测口 | 检测口 | 检测口 | 检测口 | 检测口 | 检测口 | ||
平均标况干烟气(Nm3/h) | 6240 | 6203 | 6371 | 6301 | 6203 | 5896 | |
臭气浓度 | 排放浓度(无量纲) | 132 | 174 | 132 | 132 | 132 | 132 |
最大值(无量纲) | 174 | ||||||
执行标准(无量纲) | 2000 | ||||||
达标情况 | 达标 |
项目蒸发、烘干、蒸汽烘干排气筒排放的臭气浓度最大值为174无量纲,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2中二级新改扩建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经计算,项目配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为66%。
4.3 厂界噪声监测
4.3.1 厂界噪声监测方案
厂界噪声监测方案见表4-8,厂界噪声监测布点见图4-2。表4-8 厂界噪声监测方案
监测类别 |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次 |
厂界噪声(Leq) | 东、南、西、北厂界外1m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 | 噪声 |
监测2天, 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 |

图4-2 厂界噪声监测布点图
4.3.2 厂界噪声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
厂界噪声的监测分析方法与监测仪器详见下表4-9。表4-9 厂界噪声监测方法和仪器一览表
序号 | 监测项目 | 监测分析方法 | 监测仪器 |
1 | 厂界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
多功能声级计 声校准器 |
4.3.3 厂界噪声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监测时使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内的声级计;声级计在测试前、后用标准发声源进行校准,测量前、后仪器的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A),否则测试结果无效。噪声仪器校验表见表4-10。
表4-10 噪声仪器校验表 单位:dB(A)
仪器名称 |
监测 项目 |
标准值 | 校验日期 | 仪器显示 | 示值误差 | 是否合格 |
多功能声级计 | 噪声 |
94.0 (标准声源) |
2018.12.24昼间测量前 | 94.0 | 0 | 合格 |
2018.12.24昼间测量后 | 93.9 | -0.1 | 合格 | |||
2018.12.24夜间测量前 | 93.8 | -0.2 | 合格 | |||
2018.12.24夜间测量后 | 93.8 | -0.2 | 合格 | |||
2018.12.25昼间测量前 | 94.0 | 0 | 合格 | |||
2018.12.25昼间测量后 | 93.9 | -0.1 | 合格 | |||
2018.12.25夜间测量前 | 93.8 | -0.2 | 合格 | |||
2018.12.25夜间测量后 | 93.8 | -0.2 | 合格 |
4.3.4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见表4-11。表4-11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日期 | 时段 | 监测点位 | Leq | 标准限值 |
2018.12.24 | 昼间 | 1#东厂界 | 56.1 | 60 |
2#南厂界 | 56.4 | |||
3#西厂界 | 54.9 | |||
4#北厂界 | 57.6 | |||
夜间 | 1#东厂界 | 44.5 | 50 | |
2#南厂界 | 42.1 | |||
3#西厂界 | 42.4 | |||
4#北厂界 | 46.5 | |||
2018.12.25 | 昼间 | 1#东厂界 | 57.5 | 60 |
2#南厂界 | 57.2 | |||
3#西厂界 | 56.1 | |||
4#北厂界 | 57.0 | |||
夜间 | 1#东厂界 | 46.1 | 50 | |
2#南厂界 | 46.3 | |||
3#西厂界 | 43.2 | |||
4#北厂界 | 49.0 |
第五章 环境管理检查
5.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项目于2018年8月由广西南宁新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8年9月19日昌乐县环境保护局以乐环审表字﹝2018﹞162号文对该项目予以批复。5.2 环保机构设置和环保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保护公司生活和生产环境,防止污染,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监督方针,加强对厂区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的监督。公司设立安全环保处环保科,负责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及环保培训等工作。同时,公司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5.3 环境绿化情况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厂区四周种植树木进行绿化,绿化较好。第六章 环境风险检查
6.1 环境风险因素
本项目为姜块生产项目,原材料主要为生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推荐的物质危险性识别中,其不属于危险性物质;生产工艺、产品及所产生的“三废”物质中不存在重大危险源,故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重大环境风险。6.2 应急处置
项目建设了事故应急池,重新梳理了事故应急池管线,事故应急池做到了专池专用;企业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2019年1月11日报送昌乐县环境保护局;2019年1月11日,昌乐县环境保护局进行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表登记,备案编号:370725-2019-006-L。

第七章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见表7-1。
表7-1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表7-1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环评及批复要求 | 实际建设 | 备 注 |
1、严格遵守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 经调查,项目严格遵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 已落实 |
2、严格按照审批工艺和审批范围组织生产。 | 项目严格按照审批工艺和审批范围组织生产。 | 已落实 |
3、项目生产过程热源采用导热油电加热器,不得新上燃煤(燃油)锅炉。 | 经现场调查,项目生产过程热源采用导热油电加热器,未建设燃煤、燃油锅炉。 | 已落实 |
4、项目设备清洗废水经废水蒸发器蒸发、冷凝,回用于清洗,不得外排。项目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用于周围农作物追肥,不得外排;项目必须采取严格防渗措施,不得造成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 经现场调查,项目设备清洗废水经废水蒸发器蒸发、冷凝,回用于清洗,无外排。项目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用于周围农作物追肥,无外排。项目旱厕、厂区、固废暂存场所、危废暂存库、事故应急池等均已做好防渗,未造成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 符合 |
5、项目车间密封,浸泡液蒸发、烘干工序及姜渣烘干工序产生的废气(以臭气浓度计)经治理后通过15米排气筒排放,排放确保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要求及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浓度限值要求。项目破碎工序产生的粉尘经处理后通过同一根15米排气筒排放,排放确保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重点控制区”要求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
项目车间密封,浸泡液蒸发、烘干工序及姜渣烘干工序产生的废气(以臭气浓度计)经集气罩收集+活性炭吸附后通过15米排气筒排放。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有组织排放的臭气浓度最大值为174无量纲,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要求。 无组织排放的臭气浓度最大值为15无量纲,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浓度限值要求。 经计算,项目配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为66%。 |
本项目实际建设中无破碎工序,无粉尘产生。 |
6、选用低噪声设备,对生产机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 |
经现场勘查,本项目主要噪声是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防护措施主要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车间隔声、设备基础减振降噪来削减设备噪声。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在54.9~57.6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42.1~49.0dB(A)之间,各监测点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 |
符合 |
7、项目产生的废包装材料经统一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回用于生产;项目产生的碳化姜纤维、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统一处理。所有固体废物必须全部综合利用,不得造成二次污染,并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废导热油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18597-2001)要求,建设危险废物暂存库,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运行,外运处置的危险废物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运输和处置。 |
项目一般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化姜纤维、废活性炭、原料使用过程产生废包装材料;危险废物为废导热油。 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54t/a,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1t/a,厂区专门设置垃圾箱,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碳化姜纤维年产生量为0.2t/a,废包装材料产生量为0.1t/a,统一收集后外售昌乐县鑫源废品收购站。 导热油加热器产生的废导热油,产生量约1.5t/5a,属于危险废物,项目刚投产现暂未产生危险废物,已建设危废暂存库,待产生后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淄博晨越宝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统一运输和处置。 |
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化姜纤维统一收集后外售昌乐县鑫源废品收购站。废活性炭为一般固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8、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故和污染危害。 | 企业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2019年1月11日报送昌乐县环境保护局;2019年1月11日,昌乐县环境保护局进行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表登记,备案编号:370725-2019-006-L。 | 已落实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2018年12月24日~2018年12月25日,对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的废气、厂界噪声进行验收监测。8.1 结论
本项目执行了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审批手续齐全。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环评批复要求基本落实到位,验收监测期间各项环保设施运行稳定正常。8.1.1 验收工况结论
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稳定,生产负荷均满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工况应达到75%以上生产负荷的要求。因此,本次验收监测工况为有效工况,监测结果能作为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依据。8.1.2 废气监测结论
1、废气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本项目废气主要是蒸发、烘干、蒸汽烘干过程产生的臭气。
项目蒸发、烘干、蒸汽烘干过程产生的臭气,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未收集的废气通过车间密闭无组织形式排放。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无组织排放的臭气浓度最大排放浓度为15无量纲,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1中恶臭污染物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
项目蒸发、烘干、蒸汽烘干排气筒排放的臭气浓度最大值为174无量纲,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表2中二级新改扩建恶臭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经计算,项目配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为66%。
8.1.3 废水处理情况调查结论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设备清洗废水、职工生活污水。项目设备清洗废水经废水蒸发器蒸发、冷凝,回用于清洗,无外排。项目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周围农作物追肥,无外排。8.1.4 厂界噪声监测结论
本项目主要噪声是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防护措施主要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车间隔声、设备基础减振降噪来削减设备噪声。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在54.9~57.6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42.1~49.0dB(A)之间,各监测点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
8.1.5 固体废物处理情况调查结论
本项目一般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化姜纤维、废活性炭、原料使用过程产生废包装材料。危险废物为废导热油。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54t/a,废活性炭的产生量为0.1t/a,厂区专门设置垃圾箱,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化姜纤维年产生量为0.2t/a,废包装材料产生量为0.1t/a,统一收集后外售昌乐县鑫源废品收购站。
导热油电加热器产生的废导热油,产生量约1.5t/5a,属于危险废物(危废代码:900-249-08),项目刚投产现暂未产生危险废物,已建设危废暂存库,待产生后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淄博晨越宝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统一运输和处置。
8.2 建议
1、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与监督;2、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及维护,确保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3、按计划进行环保培训及应急演练工作;
8.3 验收监测总结论
根据本次现场监测及调查结果,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基本落实了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环评批复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废气、厂界噪声均能够达标排放,废水、固废去向明确。建议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附件1 环评结论与建议
结论和建议一、结论一、项目概况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位于昌乐县乔官镇大沂路与胶王路交叉口东200米路南,法人代表赵延德,主要经营范围:保健食品研发,饮料(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化妆品销售,农产品种植、销售、初加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药材种植、加工,农副产品收购、销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销售,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为满足市场需求,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990万元,建设“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 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540m2,其中:生产车间一座,建筑面积180m2;办公室一座,建筑面积90m2;锅炉房建筑面积50m2;配套房一座,建筑面积160m2,成品库一座,建筑面积60m2。购置粉碎机等设备共计15台(套)。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加工36吨生姜的生产能力。 二、产业政策及其用地规划的符合性 1、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不在“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之列,为允许类建设项目。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2、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符合性 该项目所在地块为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性质符合昌乐县土地利用规划。 3、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 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区,不涉及占用或穿越生态保护红线。选址符合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和潍坊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要求。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地方用地规划要求。 三、环境影响分析1、废气本项目浸泡液蒸发、烘干及姜渣蒸汽烘干工序产生的臭气,经活性炭吸附后,由15m高排气筒P排放。有组织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二级限值要求:臭气≤2000(无量纲)。未被收集的臭气无组织排放,通过生产车间密闭,增加厂区绿化等措施,无组织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厂界浓度≤20(无量纲)的要求,预计臭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本项目破碎工序产生的粉尘,该粉尘通过破碎机自带除尘器处理后,与本项目浸泡液蒸发、烘干及姜渣蒸汽烘干工序产生的臭气共经一根15m高排气筒P排放。10%未被收集的粉尘,通过加强车间密闭,增加厂区绿化等措施,无组织排入大气。 有组织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重点控制区 颗粒物≤10mg/m3),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颗粒物二级标准排放速率(≤3.5kg/h)的要求。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 本项目废气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后,外运至周围农田堆肥;设备清洗废水经过废水蒸发器处理后,回用于清洗。本项目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本项目可能对地下水造成影响的主要是一般垃圾暂存处、垃圾收集装置、旱厕,一般垃圾暂存处、垃圾收集装置、旱厕在做好防雨、防渗以及密封工作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 3、固废 固废:本项目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化姜纤维,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废活性炭、废导热油、原料使用过程产生废包装材料。 本项目的固废均妥善处理,不外排,处理措施和处置方案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中要求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声环境 本项目主要为设备噪声,经隔音减噪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的标准要求。本项目生产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5、环境风险影响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无重大危险源,在日常工作中仍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在认真落实工程采取的事故对策后,工程的事故对周围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 本项目建设50m3的事故水池,以应对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时事故消防废水的收集。 公司已建风险防范体系和应急预案,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工程及潜在的事故风险可以接受。 四、综合结论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该项目在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种污染防治措施的条件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会降低到最小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二、建议1、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并加强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严禁环保设施故障情况下生产,以保护当地环境。2、本项目所在地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中质量较好,生产运行中务必确保车间及厂内的防渗措施,避免污水下渗污染浅层地下水。 3、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实施清洁生产,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治理防治措施,对产生污染的环节加强治理和管理。 4、运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及时收集、处置。 5、加强公司干部职工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将环境管理纳入生产管理轨道中去,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6、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设施。 7、随时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督。 |
附件2 项目环评审批意见

附件3 验收监测委托书

附件4 项目验收工况负荷表

附件5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附件6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


附件7 环境管理制度






附件8 固废协议

附件9 防渗施工说明

附件10 污水追肥运输协议

附件11 危废协议及危废单位相关资质



附件9 防渗施工说明

附件10 污水追肥运输协议

附件11 危废协议及危废单位相关资质


附件12 危废台帐

附件13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
填表单位:潍坊久力环境保护监测有限公司 填表人:建设项目 | 项目名称 | 年加工36吨生姜项目 | 项目代码 | C1371 | 建设地点 | 昌乐县乔官镇大沂路与胶王路交叉口东200米路南 | |||||||||||||||||
联系人 | 赵延德 | 邮政编码 | 262400 | 联系电话 | 13780871685 | ||||||||||||||||||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 蔬菜加工 | 建设性质 | R新建 □ 改扩建 □技术改造 | ||||||||||||||||||||
设计生产能力 | 年加工36吨生姜 | 实际生产能力 | 年加工36吨生姜 | 环评单位 | 广西南宁新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
环评文件审批机关 | 昌乐县环境保护局 | 审批文号 | 乐环审表字﹝2018﹞162号 | 环评文件类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 | ||||||||||||||||||
开工日期 | 2018.10 | 竣工日期 | 2018.12 | 排污许可证申领时间 | |||||||||||||||||||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 |||||||||||||||||||||
验收单位 |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环保设施监测单位 | 潍坊久力环境保护监测有限公司 | 验收监测时工况 | 90%~97% | ||||||||||||||||||
投资总概算(万元) | 990 | 环保投资总概算(万元) | 6 | 所占比例(%) | 0.6 | ||||||||||||||||||
实际总投资 | 990 | 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 9 | 所占比例(%) | 0.9 | ||||||||||||||||||
废水治理(万元) | 3 | 废气治理(万元) | 1 | 噪声治理(万元) | 1 | 固废治理(万元) | 3 | 绿化及生态(万元) | 0 | 其它(万元) | 1 | ||||||||||||
新增废水处理设施能力 | 新增废气处理设施能力 | 年平均工作时 | 1440h | ||||||||||||||||||||
运营单位 | 潍坊华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运营单位社会统一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 | 验收时间 | 2019.03.15 | |||||||||||||||||||
污 染 物 排 放 达 标 与 总 量 控 制 (工 业建 设项 目详 填 ) |
污染物 | 原有排放量(1) | 本期工程实际排放浓度(2) | 本期工程允许排放浓度(3) | 本期工程产生量(4) | 本期工程自身削减量(5) | 本期工程实际排放量(6) | 本期工程核定排放总量(7) | 本期工程“以新带老” 削减量(8) | 全厂实际排放总量(9) | 全厂核定排放总量(10) | 区域平衡替代削减量(11) |
排放增减量 (12) |
||||||||||
有组织废气 | 8930880 | 8930880 | |||||||||||||||||||||
臭气浓度 | - | 174 | 2000 | ||||||||||||||||||||
无组织废气 | |||||||||||||||||||||||
臭气浓度 | - | 15 | 20 | ||||||||||||||||||||
废水 | |||||||||||||||||||||||
化学需氧量 | |||||||||||||||||||||||
氨氮 | |||||||||||||||||||||||
工业固体废物 | 0.0006 | 0.0006 | 0 |
|
0 | ||||||||||||||||||











